十年寒窗有人问,累累硕果有人用!
2023-06-24 20:27:03来源:齐鲁壹点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科研要耐得住寂寞,钻研要经得住辛苦。


【资料图】

但在求贤若渴的今天,“十年寒窗”不可能无人问,而且有人陪!

这不,济南近日接二连三地启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对接会、交流会、科研大赛,让寒窗不觉寒,让成果结硕果。

在科研成果转化上,高校、企业、政府,都端上了自己满满的诚意。

政府有一手

6月20日,作为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的精品活动之一,驻济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供需对接会及项目路演活动在海右路演大厅举办。

在科研成果转化上,政府很有一手。

一手紧紧拉着高校、科研机构,一手牢牢握着企业、转化平台。

一手给政策,给机遇,给平台,一手猛扶持,猛奖励,猛撮合。

参加对接会的有200多人,大都是来自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20余所驻济高校的领导,以及驻济的企业代表。

大家聚在一起,不仅谈得拢,谈得来,还谈得好。

什么才叫好?当然是有方向、有落实、有结果啊。

正如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龙成在对接会讲话中所说,加快推进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平台等深入合作、协同发力。

此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对各方的定位、职责和角色分析得既有精准性,又有操作性。

关于驻济高校,应发挥好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能力。

关于驻济企业,应发挥好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导权。

关于市直有关部门,应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校企科技成果对接服务质量。

关于成果转化平台,应发挥好专业化载体作用,为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孵化加速等提供一站式生态化服务。

为了刺激科研单位、科研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经常性,6月16日,济南启动了“乐业长清 创享未来”——“亨通杯”济南大学城2023年度科研成果转化大赛。

这是海右人才节的另一个活动。

这个大赛计划8月底决赛,参赛领域分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现代农业与低碳环保,都是妥妥的热门、前沿、高端……

让人心动的是,大赛共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4个。

其中,高层次人才组一等奖奖金10万元、二等奖奖金5万元、三等奖奖金3万元。

高校学生组一等奖奖金3万元、二等奖奖金2万元、三等奖奖金1万元。

这些奖金至少有39万元。

除此之外,获奖项目不仅能够落地,还有办公场地、创业培训、投融资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高校有高手

在成果研发与科研上,高校真的有高手。

岛主发现,高校不仅有就业部门,还有成果转化部门、技术转移部门等。

这说明,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

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了向企业、向政府积极推介科研成果,很多高校还积极举办各种对接会、推介会、交流会等。

6月14日,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便和济南市科技局、济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平阴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梦响海右 赢在平阴"——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平阴站)暨济南市海右人才节赋能产业振兴活动。

这样的活动,当然是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齐鲁工业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的重要舞台,这两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均到了现场。

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科研平台、丰硕的科研成果,这是高校的优势所在。

校、企、地如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则需要大家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魄力。

在活动上,山东大学就“动物多糖相关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齐鲁工业大学就“轻质高强金属材料”等科技成果进行了专业介绍。

互动交流之后,高校的专家还深入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这让双方的合作交流更深了一层。

而在6月20日举行的驻济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供需对接会上,高校的资源也成为香饽饽。

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齐鲁理工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驻济企业集中签约了14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算能科技、威盛电子、深兰启承、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现场推介了部分科技成果项目。

企业有先手

高校有资源急于出手,而企业对优质科研成果又急于得手。

怎么办?

很多企业都有先见之明,都是“先下手为强”。

就在6月20日举行的驻济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供需对接会上,现场发布了驻济高校高价值科技成果清单,以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清单。

这两张清单,既让企业中意的成果一目了然,又让企业的需求缺口能够精准地让高校、科研机构知晓。

目光瞄向高校,目标锁定科研机构,企业的动作很迅速。

6月15日,在“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济南市第三届校地企合作交流会上,重汽集团、浪潮集团等29家济南市知名企业的代表,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50所知名高校坦诚交流,共商校地企三方合作大计。

不仅如此,这29家企业,还和与会的50所高校,以及济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起成立了“济南市校地企合作联盟”。

联盟的目的就是建立常态化机制,搭建精准化平台,推动联盟内部高层次人才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培养共赢、合理流动。

在这个交流会上,重点企业与重点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交通大学与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山东大学与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武汉大学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达成合作意向。

未来,校企双方将在产学研、人才交流、大学生实训实践、人才联合培养、奖学金计划等方面深入合作。

深入合作,让人才的“十年寒窗”有人陪,让人才的科研成果快转化。

人才,必将在这里大放异彩。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北京40℃高温下,致敬他们的坚守!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